19.12.2017
这次的行程就主要是回中国祖籍河婆看看,不过我们这一代都不认识任何中国亲戚了,甚至连自家方言都不会说,所以还是要跟着爸爸一起比较保险。实际上,这次的安排也很急,还好签证都还来得及做。今天老公放工后,我们就直接从新加坡驾车回马来西亚,因为会在马来西亚和三姐汇合再一起出发到深圳,然后再汇合爸爸和二姐一家。整天真的都没补睡眠就出发去机场了。
20.12.2017
这次乘搭的是亚航早晨6点的飞机,抵达深圳是早上10点20分。入境中国的通关程序上花了蛮久时间,因为现在第一次入境中国需要存档手指纹,然后再过关卡和拿行李,还好爸爸安排了司机大哥在机场接我们,所以很幸运的还来得及一起吃午餐再出发去河婆。
在深圳的第一餐,尝试了卤蛋螺丝粉。螺丝粉,广西柳州的风味小吃,因为是在深圳的关系,我也不确定自己吃的是否是柳州特有的米粉,不过加上酸笋、木耳、花生等配料及适度的酸辣味,是还不错吃!尤其冷冷的天气,吃酸酸辣辣的热汤,胃都暖和了。
马不停蹄的,我们又继续我们的旅程,从深圳直接出发去河婆,车程大约3小时,因为太累了,在车上真得睡死了。
我们这次入住的酒店是凤凰酒店,晚上还承蒙韩姓亲戚请我们吃了丰富的一顿晚餐。
吃饱饱是时候休息了,明天安排了到韩氏祖祠拜访。
21.12.2017
在酒店用了早餐就出发到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河婆镇和平南村的韩氏宗祠。
这是旅居马来西亚的祖先。
河婆韩氏族谱
祭拜祖先
和长辈们初次见面,很不好意思,晚辈真的只会听一点点方言,完全不会说,还有劳爸爸做翻译。
根据当地乡亲讲解,为什么会有一个南阳堂的牌匾,是因为这一族是南阳大文学家韩愈之后裔,反复推算当时的祖先是从南阳迁过来的。至于厅中高挂的四宝,寓意后代丰衣足食和风调雨顺之意。
观完韩氏宗祠,我们受邀到乡亲家里享用午餐。
途中还经过一个据说是我们祖先当年在中国的祖地。
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制水机
在“爸爸去哪儿”常看到的大锅,我也来凑热闹拍拍照。“城市人看乡下的东西真新奇”
原本想向当地乡亲偷师如何制作擂茶,可惜他们太有效率的已经准备好了。擂茶也称咸茶,主要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混合干擂磨岩成粉,再加入热水搭配米饭和蔬菜一起吃。我们在马来西亚吃的擂茶还加入了薄荷叶和九层塔一起磨岩,可惜沟通不良,我也没法得知他们是加入什么,不过茶没马来西亚的重口味,就清清淡淡的,不过加入蔬菜、菜圃就好好吃了。
满满人情味的河婆擂茶
还有一样比较少见到的就是"米泡",咸咸香香,拿它当主食都好好吃哦!小朋友一直跟在婆婆身边偷吃。
乡亲们还另外准备了两道河婆道地客家小吃让我们品尝。
韭菜板和客家圆板,韭菜板有时在马来西亚还吃得到,另一个客家圆板就真的是第一次吃,内陷是花生,所以这道应该算是甜点吧。
适逢明天是冬至,根据河婆习俗,当地人并不是吃汤圆,而是吃麻糍, 所以我们又有口福了。
还有米橙吃呢。
感觉整天都在吃不停!
为了让肚子休息一下,我们暂时告辞乡亲们,陪爸爸到了温以政神父的故乡 --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灰寨镇。
温神父的老家
镇上还在动工的教堂
差不多晚餐时间,乡亲们再次邀请我们到他们家用晚餐,又有一堆美食在等着我们了。
其中最特别的就是生菜包客家酿豆腐,我是没吃过这种吃法,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和我一样。
吃完这一顿饭。。真是饱饱饱。。。
也很佩服乡亲们,能在这么短时间煮出那么多好吃的美食款待我们,衷心感激啊!
22.12.2017
离开河婆前,我们到了新落成的韩氏宗祠参观了再继续行程到潮州。
大小孩们乖乖的坐车出发到潮州
办理好酒店入住手续后,我们到附近的广济门城楼逛逛。
这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也是潮州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建于明洪武三年,即是1370年,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古城楼。
门城楼后方就是天下第一牌坊街。
根据历史记载潮城曾有牌坊91座,其中我们现在逛的太平路有39座,其他街巷44座,其余就坐落在潮城的其他乡镇间。潮州城在明清二代建立众多牌坊是因为当时这里人才辈出,人文荟萃。
附近还可以到广济桥看看拍照,不过今天这里正在为春节表演做准备而关闭了,就在外面拍照打卡就离开了。
这里可流传了一个民间故事,大意是说有一天,韩湘子和广济和尚斗法,韩湘子从江的东岸往西修,广济和尚则从西岸往东修,看谁能建最多的桥墩。两位大师眼看时限将至,广济和尚为加快速度就将石材化作黑色的羊,赶着石材往江边去,另一方,韩湘子则模仿公鸡晨啼,羊复原为石材不再行走,这堆石材就化作了潮州城西郊的乌羊山。不久后天亮了,比赛也结束了,于是桥没有合拢,江心也没有桥墩,只能用船连接。因为两家都有作弊行为,所以没有得出个胜负,于是这桥就有两个名字,江东岸的居民称之为“湘子桥”,西岸而称之为“广济桥”。
目前这个旅游观光步行桥全长520米,古桥墩存有21座,桥上有12座楼阁和18座亭屋,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站我们到了韩文公祠。这座纪念堂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且历史最久远为纪念唐代韩愈的专祠,于公元1189年从知州迁至韩山现址并于1984年重修。
登上韩文公祠需要分三段51+1+4共56级石阶,寓意韩愈贬为潮州刺史的时候的51岁,在潮州期间有1年,然后活到56岁。
韩祠橡木为著名的潮州八景之一。橡木相传为韩愈亲手所植。还有另一个传说,橡木开花的繁稀,可预示当年潮州士子登第人数的多寡,且特别灵验。话说韩愈治潮八月,为民兴利除弊,影响深远,所以潮人对其手植的橡木爱护有加。
值得一提,参观这座韩文公祠是免费的,只需凭证就能免费领票。
潮州美食
接下来我们还到了东莞一趟,也受到爸爸朋友的邀请下到了一间不错的粤式餐厅用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别看这两坨黑黑的,味道超级好吃,现在想起都好怀念的艾草板。至于右边的则是香港比较常见的鲮鱼鱼丸。
离开东莞回深圳前的早餐,类似马来西亚的肠粉,可是里面包的却是生菜和肉碎。
吃吃逛逛的日子很快就过完了,是时候回酒店收拾行李了。
孩子们的假期也就结束了,妈咪又要回到“fighting mood" 叫两个宝贝起身去学校了。。。。